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力行分享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7集力行分享

丁越湘学长

  
    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存在,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矛盾,怎么去处理和对待,维护一个祥和的氛围。确实有很多时候,我们心中会愤愤不平,这时候就会考验我们忍的功夫,考验我们的涵养,但是“忍”的功夫再大,也还是心中会生起不平,有火气。我们真正需要增加的是遇事不生气,人生需要练习的就是跳出当事,练得心胸豁达和包容,多么大的事都不升起怒火。这才是真正的涵养。要达到这样的功夫,就需要我们有慈悲之心。学习圣贤文化就是长养我们这个慈悲之心的法宝,通过学习与力行,渐渐地磨去我们心中的棱角,不使瞋怒之心随缘而起,“前念起后念觉,不使黄牛吃稼禾”。让我们的心变得安静平和,长养我们的包容心,大爱之心,就不会再有“怒”可以去“忍”。以我们的慈爱之心去影响和感化我们周围的人。家庭与社会环境就会安乐和谐。

    心中非常敬重我的婆婆大人,她老人家七十多岁了,每天都坚持学习圣贤文化,用她自己话说就是如饥似喝地读佛书。有一次祭祖的日子,我们照例要去老家扫墓,婆婆就跟我们说,到了你们姥姥的坟上,跟他们(已去世的姥姥、姥爷、还有姥爷的后妻)说,这钱(幂币)给大家都花吧,要放下“恨”,要多原谅!我听到这些,知道婆婆真的是从心里把一个天大的“恨”字放下了,忽然间感动的热泪盈眶。婆婆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,抛弃了她们母女,另结了新的家庭,是她的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她抚养成人,在那个年代的农村,一个小脚的妇女是如何承担起这些,其中的苦与难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与体会得到的。所以从小就在心中种下的对父亲强烈的“恨”。婆婆对母亲非常的孝顺,因为心疼母亲,多年来都不肯原谅父亲。先后去世的三个老人(姥姥、姥爷、还有姥爷的后妻)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合葬在一起,每次祭祖的日子,我们都会按照婆婆的意愿,只给姥姥送“钱”,不给另外的老人。现在婆婆做出如此大的决定,得益于她每天的学习,得益于圣贤文化。她真的是做到了“亲爱我孝何难,亲憎我孝方贤”“视死者如视生”,我觉得她真的很“伟大”!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